乱清

第四十七章 暴雨之中(2/3)

翰斯顿虽然没挡住北军,但也没损失多少军队,这就为最后的亚特兰大保卫战积蓄了足够的能量;换了一个冒失的将军,真的如邦联国内舆论要求的那样“进攻”,这支南军恐怕早就散架了。

  这可是邦联在西线最后像样的家当了。

  所以,约翰斯顿没有做到一百分,但也算做到了九十五分。

  而南方国内的所有人,都要求他必须做到一百二十分。

  看来,这种既不知兵,有特别爱对军事行动指手划脚的人,哪儿都多。中国不也是一样吗?

  想起前朝东林本朝清流之类,关卓凡不由从鼻孔中出气: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。

  能不能想个什么法子,叫戴维斯早一点把约翰斯顿换下来呢?

  比如说,反间计?

  关卓凡正在自己的记忆库中搜索反间计的案例,帐子上疏疏落落地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。

  哦,下起雨来了。

  关卓凡走出帐门,雨点洒在脸上,一阵清凉。

  嗯,真舒服,我就喜欢下雨。

  雨势开始变大。一双柔嫩的小手从背后把一件雨衣给他披到身上,关卓凡转头,婉儿水蜜桃一般鲜嫩的脸庞上挂着晶莹的雨滴。

  他心中一阵温暖,携了婉儿的手,回到帐中。

  两个人静静地拉着手,站在帐门口,帐外雨倾如注。

  慢慢地,关卓凡的脸色变了。

  我不应该喜欢下雨的。

  暴雨中,军队是很难行动的。

  当时已经出现了沥青铺路,但还远未大规模推广开来,水泥就更不用说了。城市中有石板、石子路。但城市之间,只有土路,一下雨,土路就变成泥路;雨下大了,泥路就变成泥河,人能不能走不说,炮车是肯定走不了的。

  如果山石滑坡、洪水泛滥,人也别想走了。

  查塔努加至亚特兰大这一带,正是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水的地段。

  希望这雨下不了多久吧。

  然而事与愿违,一天一夜了,雨势愈来愈大,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。

  不对劲,关卓凡下令,全军移营到更安全的地方。

  暴雨之中,人鸣马嘶,一片混乱。

  等到移营完毕,关卓凡自己都变成了一个泥人了。

  营地移得非常及时,移营后的当天夜里,一股泥石流从山上冲了下来,至少五分之一的旧营地被掩埋了。

  关卓凡和谢尔曼都惊出了一身冷汗。

  下令,营地四面八方,严密警戒,而且,最远的警戒线布置在营地数英里之外,电报线也跟了过去,不是为了防范南军——这天气谁也动不了窝,而是为了预警洪水和泥石流。

 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,雨势时大时小,但就是不停。

 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。

  南方,洪水、泥石流遍布,阿拉图纳至肯纳索、新希望教堂道路断绝。

  北方,动不动就传来哪条铁路、公路被洪水冲断的消息,南边的可以暂时不管,但北边的是十多万大军的补给线,不能不管,于是谢尔曼的工兵变成了救火队,昼夜冒雨出动。

  暴雨之中,洪水、泥石流威胁之下施工,极其危险,明明没有一颗子弹射过来,但伤亡却与日俱增。

  谢尔曼的脾气本来就不好,这个时候变得愈加暴躁,神经衰弱也犯了,经过他的中军大帐,总是远远就能听到他的咆哮声。

  一支骑兵侦查小分队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