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清

第三十八章 远游归家的人(2/3)

!看看到底是谁厉害些?”

  这些言论,让恭王、文祥等深为警惕。然而让他们更为不安的,是慈禧对“修园子”的态度。

  慈禧天姓喜爱浮华,对这一类提议,极为心动。紫禁城虽然雄伟,但其实“干巴巴”的,为了关防,树都没有几棵,怎么比得上圆明园四十景的“洞天福地”?

  恭王查阅敬事房的记录,知道慈禧曾经传旨,叫人找了乾隆御制的《圆明园图咏》,还有圆明园、长春园、万春园三园的总图,送到长春宫去。

  隔了好几天,才送了回来。

 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。

  于是用了不少法子,旁敲侧击,包括上书房的师傅给两宫皇太后“讲学”的时候,反复譬解历朝圣主贤后节俭自省天下大治、荒唐君王奢靡无度终致亡国的故事。

  慈禧是很敏感的,她很快就明白了:想修园子?门都没有。

  恭王等人把得牢,盯得紧,慈禧能花多少钱,基本决定于恭王肯给她多少钱,她自己其实是全然做不得主的。

  如果“恭系”把内务府交出去,慈禧换上一个奉命唯谨的人来管事,那么就可以任意需索了。

  如此,绝非国家之福。

  想到这一点,几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。

  宝鋆和曹毓瑛觉得文祥的猜测是靠谱的,内务府很可能是慈禧的目标之一。但是否也是关卓凡的目标,宝鋆和曹毓瑛有不同看法。宝鋆认为这个问题上慈禧、关卓凡是同一阵线的,曹毓瑛则认为关卓凡之志未必在此。

  但他们俩都认为,不能现在就把内务府交出去,就算交内务府,也得和别的条件拢在一块儿谈。

  文祥同意他们的意见。

  现在,“恭系”的人,开始“盼着”关卓凡早一点回来了。

  关卓凡在天津呆了两天,考察了青县马厂到塘沽新城的地理,觉得原时空袁大头们的眼光不坏。这一带人烟不多,地方宽敞,适合练兵;同时交通的“潜力”足够,只要修通马路、铁路,随时掌握四周要害之地,面海而扼京津,实乃攻防进退关键。

  适合驻军,也“必须”驻军。

  于是决定,过完年立即开始修建“新马大道”和正式的兵营。

  然后从大沽口上船,还是金能亨的“浦江号”,浮海南下。

  三天三夜,终于到了吴淞口。

  码头上好大的阵仗。

  不仅上海、整个江苏的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到了。

  署理江苏巡抚、藩台赵景贤打头,接下来江南提督丁世杰,江苏臬台刘郇膏,江苏学政彭敏宽,上海道杨坊,厘捐总局总办金雨林,廉政专员齐秉融,广方言馆总裁曾纪泽,中外招商局董事容闳、利宾、麦都思、金能亨、雅克,上海电报局总办卞宁,“二钱”钱鼎铭、钱蕴秋。

  还有放了假回来上海“探亲”的华尔,和没有去美国、跟着丁世杰留驻江苏的林字团团官刘玉林。

  还有“加按察使衔,以道员补用”的胡雪岩。

  还有除了麦都思、金能亨、雅克以外的上海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们。

  还有各国驻上海的领事,包括老朋友美国领事查尔斯。

  以及江苏、上海其他的四品以上的官员,和身上有功名的本地士绅的代表。

  关卓凡翎顶辉煌,沿着踏板缓步而下。

  码头上迎接的中国人,包括入了籍的华尔,呼啦啦一片,跪了下去,“恭请圣安”。

  钦差大人微笑着说“圣躬安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