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清

第四十六章 替大人立誓(2/3)

着实厌恶。

  德川家茂曾经向德川庆喜抱怨:“什么‘公武合体’,在她们俩那里,就是水和油。”

  这一次,德川家茂是这么和德川庆喜说的:“反对‘萨藩封建’,是她们俩取得一致意见的唯一一件事情。”

  幕府内部的反对声,还不是最麻烦的。

  最头痛的是,“萨藩封建”必须由天皇发布敕诰,怎么才能搞掂天皇陛下呢?

  幕府虽然掌握**,但天皇并非百分百的傀儡;而且,还有一堆“雄藩”在一边虎视眈眈。

  毕竟,天皇不是汉献帝;而德川家的哥俩,既没有董卓的狠劲,也没有曹**的手段。

  孝明天皇并不支持“倒幕”,他是支持“公武合体”的;可如果“封建萨摩”,岂非“公武分体”?

  孝明天皇的脸色很难看。

  德川庆喜正在想着怎样才能“打动”天皇陛下的圣心,幕府和萨藩勾结、“裂土封建”的消息泄露出去了。

  不知道是谁干的——谁都有可能:皇室里边的,幕府里边的,萨摩藩里边的。

  **大哗。

  倒幕派抓到口实,“长州志士”群情激昂,痛斥幕府为“**”。

  自然,“**”的帽子,也不可避免地戴到了岛津久光父子的头上。

  不过,长州内部,也有一种声音,要给萨摩藩“迷途知返”的机会。

  这种主张的代表,是桂小五郎。

  原时空,桂小五郎后来易名为后世更广为人知的“木户孝允”;在本时空,这个时候的他,尚未更名,还是叫桂小五郎。

  这个时代的曰本,新旧交替,人才鼎盛。在一大堆牛人里边,如果排名,桂小五郎一定能够位列三甲。

  桂小五郎小时候体弱,曾经被认为无法**,曰后却成为当世最著名的剑士之一。他和版本龙马在桃井道场的一场比武,时人传颂,堪称“世纪之战”。

  桂小五郎是曰本最早触犯幕府“锁国令”的人士之一,并因此得咎。他研兰学,习英语、炮术、造船术以及枪炮制造,钻研军队的后勤供应,犹如一块吸水力惊人的海绵,吸取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现代强国之道。

  桂小五郎算是真正的政治家。他善于妥协,调和鼎鼐,能够审时度势,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,不是那种什么都一味蛮干的人物。

  在长州藩的尊攘派中,桂小五郎算是“亲萨派”,主张长、萨联合,共同倒幕;桂小五郎并为此做过不少努力。可是萨摩藩尊王可以,攘夷不干,桂小五郎的主张不敌“公武合体”,暂时效果不彰。

  “八一八”政变后,桂小五郎在京都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;“池田屋之变”,桂小五郎几乎命丧新选组之手;不久发生“禁门之变”,长州军惨败,桂小五郎血战得脱,潜往但马出石避难。

  “萨藩封建”的消息传出后,桂小五郎突然出现在鹿儿岛,要见岛津久光。

  岛津久光很吃了一惊。此时的桂小五郎,还算是朝廷的通缉犯;而且,半年前的“禁门之变”,长州军和萨摩军殊死相搏,桂小五郎还是当事者之一,现在居然大模大样的跑到我家里来了?

  不由佩服他的胆气,于是吩咐请桂君进来。

  岛津久光和桂小五郎是见过面的。桂小五郎曾经力促长州藩世子毛利元德和岛津久光会面,以期长、萨两家可以结盟。那一次的谈判虽然无果而终,但岛津久光对于桂小五郎的印象,却是很好。

  两个人一见面,桂小五郎就问岛津久光:“萨藩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