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清

第七十五章 进宫(2/3)

的教师,不知犯了怎样的大罪呢,惹得皇上生这么大的气。想到皇上,却有一个疑问:“皇上不是还小么,已经能办事儿了?”

  “办什么事儿?”关卓凡的语气,又转为轻佻,“要说办你,那大约还不成。你的事儿,今晚上还是交给我来办。”

  平平常常一句话,竟然也能被他扯到房事的上头,白氏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,啐了一口,小声说道:“今晚上我才不理你,你要办什么事儿,尽管找明氏办去。”

  关卓凡笑笑,心想这多半是她们“姐妹俩”商量好的。

  “你还没说呢,皇上这么小,说了能算吗?”白氏又捡起了刚才的问题。

  “皇上……自然还是要听太后的话。”关卓凡支支吾吾地说。在白氏面前提起慈禧,他总有点心虚的感觉。

  “对了,说是有东太后,西太后。”白氏到底是个妇道人家,对同为女人的太后,极感兴趣,追着他问道,“现在到底是哪个太后说了算啊?”

  “现在是两宫并尊,”关卓凡抬起头,若有所思地说,“同治天下。”

  *

  *

  新的年号,已经定了“同治”二字。

  这两个字,妙得很,妙就妙在象一个万花筒,不同的人看进去,就有不同的样子,但每个样子,也都是花团锦簇。在两位太后看来,这是两宫同治;在臣下看来,这是君臣同治;在坊间看来,这是朝廷与百姓同治。不论取哪个解释,都有一番改元向新,励jing图治的意思在里头。

  既然年号是同治,那么两宫垂帘的ri子也就不远了。恭亲王连ri在内阁礼堂大集众臣,所有王公亲贵、六部九卿、翰詹科道,都在其列,均准畅所yu言。既然垂帘已成了势所必然的事情,那么所讨论的名堂,是“恭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”,说白了,就是定个办事的章程,也是对两宫太后的一种约束,让君臣之间都有所本,各自不要胡乱越权。

  几番折冲,终于定了案,写成长长的奏折,呈报御览。两宫太后看过,都很满意,表示“准予所请”。恭王承了旨,由军机上写成“明发”,慈禧和慈安喜滋滋地在谕旨上一前一后的矜上了那两方小印,颁告天下。

  至此,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动,尘埃落定。朝廷的体制正式由“顾命”转为了“垂帘,而两位太后对恭王的酬庸,则是一个“世袭罔替”的殊荣——从此满清一朝的铁帽子王,就又多了恭亲王奕这一家。

  垂帘听政的第二天开始,轮到新近受过封赏的大臣觐见谢恩。这一天,关卓凡不到四点就起了身,由白氏和明氏伺弄着,把二品朝服和顶戴穿得一丝不苟,挂上朝珠,打马来到宫门之外候朝。待到宫门一开,便由一名执事的太监,带着进去。

  故宫,关卓凡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,不知道来过多少次,真的到了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的地步。可是这一次,刚刚走进大门后那条长长的甬道,他的心,就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。

  这里不是故宫,这里是紫禁城。

  故宫只是紫禁城的尸体,而紫禁城则是活着的故宫。

  所区别的,是灵魂。在这一瞬间,关卓凡恍惚起来,仿佛又是随着如织的游客,挤进了故宫的大门,而在进门的那一刻,身边汹涌的人cháo忽然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,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,缓缓走进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宫殿,心跳的声音都变得清晰可闻。

  他踟蹰在笔直的御道之上,走过一座又一座大殿,跨过一重又一重宫门,人到此处,意兴阑珊,什么起居八座建牙开府,什么飞机游艇别墅跑车,与这里一